在中國,美白產品曾經是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的范疇,但現在已經被歸類為特殊化妝品。這類產品注重的是特殊用途,或者是特殊的監管政策,而不是產品有特殊的功效。從皮膚學的角度來看,想要美白,必須淡化色素沉著,有效成分必須滲透到角質層甚至基底層,才能發揮作用。但這些成分進入皮膚后,是否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,例如過度淡化黑色素?是否會有其他成分跟著一起進入,導致隱患?這些都是未知之數。杜鵑醇就是一個前車之鑒。
因此,美白的作用應該被定位在預防,目的是預防正常日曬造成的黑色素過度沉著和色斑。曬太陽后出現黑色素沉著是正常的現象,只要比別人曬得不那么黑,美白就算是有效的。但它對已經形成的黑色素是否有改善作用,則取決于很多因素,因人而異,因時而異,因地而異。因此,消費者應該對美白產品抱有一個合理的目標預期,不要指望用了什么美白產品之后能夠神奇地讓皮膚變得“晶瑩剔透”、“嫩透白”。
最后,還有一些其他相關事項需要注意。例如,使用美白產品時一定要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和頻率,不要過度使用,否則可能會造成皮膚的負擔。此外,還要注意產品的成分是否合適自己的皮膚類型,避免產生過敏等不良反應。最重要的是,無論使用什么美白產品,都不能替代日常的防曬措施,防止陽光對皮膚的傷害。